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新闻 >> 临海新闻
字号:    [打印]

这里的鱼头很“牛气”

作者:金晓欣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4年08月02日

  一道菜到底有多好吃,才能让人因为它而记住一个地方?邵家渡牛头山村里的鱼头告诉你答案。

  临海“大水缸”里的“生态鱼”

  邵家渡牛头山水库位于灵江支流逆溪上,这里的湖水极清,是一级饮用水体,供应着大半个临海的日常饮用水,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临海大水缸”。在总库容达3.025亿立方米的牛头山水库里,每年至少活跃着15万斤的胖头鱼。

  “因为牛头山水库的水质好,所以我们这里的胖头鱼属于人放天养。”对于自己在牛头山养胖头鱼这件事,李加永总是有些得意的。他说,每年开春,他只需将鱼苗投入水库,水库里的植物、藻类自然就会喂养大鱼儿。

  每天下午,李加永都要守在岸边,登记当天出水的鱼。日均三五百斤是常态。得益于眼前的这片好山好水,李加永养的鱼品质上佳,总是早早地就被周边的农家乐下单了。陈建华,就是李加永的常客之一。她经营的庭院农家乐,主营的就是特色鱼头。每天至少都有20多只鱼头要登上客人的餐桌。

  “我们牛头山鱼头就是因为这一库的好水而出名的。”陈建华有些自豪地告诉记者,为了这只鱼头,经常会有不少外地游客专门循味而来呢!

  “中国水库胖头鱼之乡”的

  “山野味”

  红烧,是牛头山鱼头最经典的做法。

  一条五六斤重的活鱼,出水后立马现杀。处理好鱼头后,架灶、起锅、开火。手艺老道的厨师往往会先在热锅里沿边浇上一圈冷油,再撒上一点点的食盐。这些,都是为了防止鱼皮粘锅破坏品相。油温有6成热时,就可以下鱼头了。

  “好的鱼头不需要煎太久。这样既能保持肉质细嫩,又能保证它本身的鲜味不流失。”邵岳君是庭院农家乐的掌勺,他细细地讲解着做鱼头的小技巧。鱼头先煎一面,等到鱼皮微微蜷缩时就可出锅备用。随后,赶紧抓一把五花肉、蒜粒、干辣椒、姜片在油锅里爆香,再将鱼头的另一面朝下进行煎制,此时猪油和香料的味道随着高温快速渗透进了鱼头内。过个1分钟左右,喷一勺灵江山黄酒到鱼头上,进一步激发出鱼的鲜味。接着倒一罐啤酒到锅内,可以防止鱼肉因高温而变得过分紧致,同时也可使鱼汤更加浓稠。

  关键的一步来了,加开水没过鱼头,开启长达40分钟的熬煮。在这期间,要根据各人口味加入黄豆酱等调味品。在出锅前5分钟,要不断地将鱼汤浇到鱼头上进行收汁。鱼汤咕咕冒泡,出现肉眼可见的黏稠时,就可以关火出锅了。

  “我们烧鱼头,用的都是家里有的材料,吃的就是一个家常味道。”邵岳君说,寻常的家烧做法反而成为了众多食客们心心念念的味道。他最高纪录是一天现烧80多锅鱼头。

  美丽新农村里的

  “振兴图”

  如今,走进牛头山村,寻味的身影越来越多。一座水库、一道鱼头盘活了一条村庄产业带。走在牛头山村,抬眼望去,农家乐遍地开花、精品民宿正在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旅游在这里焕发着蓬勃生机。

  很难想像,这里曾经是一个出了名的贫困村。牛头山村曾经历两次搬迁,村民纷纷外迁,人口从原先800人一度减少到500人。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牛头山村却能因地制宜盘活村内的闲置资源,凭借着好山、好水、好鱼、好味,先人一步发展乡村旅游。在村干部们的带领下,贫困村白手起家,一点点地打响美食招牌,从山坳里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当初我就是看好牛头山的鱼头,才义无反顾地租下了房子,扎根在这里干餐饮。”陈建华的庭院农家乐已经在牛头山村度过了5个年头,事实证明当初她的眼光没有错。农家乐生意一年好似一年,带动着一家人的日子也节节高。尤其是逢年过节,店里更是座无虚席。近几年,村里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前来旅游的车子络绎不绝,这也让陈建华安心在乡村创业的底气更足了。

  到今天,牛头山村建有民宿17家,农家乐特色点5个,可容纳千余人同时用餐,每年旅游总收入以百万元计。以美食为原点,牛头山村擘画出的美丽乡村“振兴图”半径正越来越大。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