沏一壶茶,品一段书,享受一段闲适时光,选择这里没有错。春节假期,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上新大书场茶馆,将旧时光里的“雅”与“慢”还原再现。
假期里,大书场茶馆日均接待游客超过3000人;开业以来,已上演相声、评书等各类表演600余场次,每逢周末场场爆满,成为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新晋“顶流”。
游客直呼“不虚此行”
“前文说啊,戚继光率领大军,共奔高家楼……”在位于紫阳街243号的大书场茶馆,本地特色评书节目《戚继光传》每天上演。
说书人昊儒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的徒弟。他身着长衫坐于桌前,折扇开合间,将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故事娓娓道来,台下的客人们三两围坐,品茗静听。
近日,来自吉林长春的游客时会福坐在最前排的位置,听得如痴如醉,仿佛那些家国沉浮的场景在他面前上演。“戚继光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我记得他就是在临海这片区域抗击了倭寇。对着家乡人讲家乡英雄的故事,有特殊意义,对我们游客来说也是一次特别的体验。”时会福说。
“我昨天来听过两场了,今天又来听。在我们那儿很少有评书、相声,没想到在这里体验到了。”来自广州的游客陈碧航说,在紫阳街逛累了,就可以进来听书喝茶,很是惬意。
据悉,截至目前,《戚继光传》已上演100余场。
还原老临海人记忆中的“府城慢”
大书场茶馆除了受天南海北游客的青睐,也深受临海本地人的喜爱。“以前都要跑到四川等地去体验听书品茶,没想到在临海也能听到‘讲大书’了。”说起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的新业态,市民季疏满是欣喜与自豪。
其实,“讲大书”是台州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与评书、说书相似。表演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讲述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或武侠小说等。早在上个世纪,老临海人的休闲时光常在茶馆里听说书人“讲大书”和品茶聊天中度过。
岁月更迭,昔日大书场茶馆早已消失在临海人的视野中。如今,旧时的场景重现,旧时的观众也回来了。“以前没什么娱乐,我就跟着家里的老人一起,2分钱买一壶茶坐在这里,一听就是半天。”走进茶馆,市民陈女士记忆的闸门被打开,从小就在这一块地方长大的她,亲历着台州府城的变迁。看到眼前的景象,她从纷繁的生活里短暂抽离,真切感受到了“府城慢”。
呈现临海传统文化之美
大书场茶馆的爆火并非偶然。从环境布置到茶饮配备,从演绎团队选择到剧本打磨,有关单位人员都花足了心思。
比如本地评书节目《戚继光传》以连载的形式上演,每个故事既能独立成篇又能相互关联,让游客们常听常新。除了练好说书的基本功,剧本创作初期,说书人昊儒和其团队伙伴还踏上城门感受历史,做足历史考究功课,确保所讲的故事经得起推敲。
除了昊儒外,茶馆还有两组共4名相声演员,一组风格是年轻新潮,另一组是传统经典,可供不同年龄层观众选择。《规矩论》《买卖论》《出口成章》等篇章轮番登场,让观众在捧腹大笑之余,更能领略到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此外,还有紧跟潮流的室内茶馆微情景剧《自清,请喝茶》、夜伴茶香赏歌舞、非遗国粹变脸等节目,为茶馆注入新活力。
大书场茶馆负责人李晨晨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深度挖掘老临海文化基因,将茶馆打造为展示临海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实现文化传承与商业价值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