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地作为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进低效用地改造提升,是赢得发展空间、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江南街道积极探索低效用地再开发路径,向“存量”要“增量”,切实破解工业用地难题,让“寸土”变“寸金”,为街道向着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低效用地“蝶变记”
区块旧貌焕新颜
在江南街道贺家区块,昔日低矮零散的旧厂房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由9栋4层、3栋5层标准化厂房组成的现代化产业园。厂区内绿化景观错落有致,消防设施完备,排污系统高效运转,展现出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图景。
改造前,这片占地76亩的土地聚集了数家从事日用品生产的私营企业,年产值长期徘徊在300万元左右。同时,厂房容积率不足1,配套设施老旧,还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江南街道以贺家区块为突破口,启动投资总额1.6亿元的改造项目。改造后新增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厂房容积率跃升至2.5,并完成了停车位、广场道路、给水排水排污、绿化景观、亮化、围增等工程。目前,所有厂房已出租完毕,后续将迎来高新企业入驻,预计年产值将提升至1亿元。
江南街道党工委委员、常务副主任赵一佳告诉记者:“为了加快推进江南街道城市更新,促进产业升级,我们以贺家区块为核心,以点带面推动整个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工作。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进贺家、城南村、台运等重点区块的低效工业用地改造,计划今年完成500亩的地块改造。”
“三步攻坚”显神效
迸发土地高效益
贺家区块的蜕变,源于江南街道创新的“三步攻坚法”。首先,抓“落”点,全面体检、精准发力:全域摸排建立数据库,绘制产业空间图谱,针对不同地块制定政府主导、企业自主等5类改造方案。其次,通“堵”点,协调联动、凝聚合力:组建服务专班,推行“零距离对接、零障碍服务”,通过“专项赛马”机制破解改造难题。最后,解“难”点,靶向破题、攻坚有力:强化政策引导,招引电子信息等链主企业,推动闲置资源向优质项目集聚,实现“增资增效不增地”。
这套组合拳成效显著:截至目前,江南街道已谋划累计787.5亩低效工业用地,谋划率131.1%,开工面积276.7亩,开工率59.6%。赵一佳表示,接下来,江南街道将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以项目为抓手提振精气神、锤炼真本领、跑出加速度,为临海加快推进历史名城、制造强市、共富高地建设贡献江南力量。
随着低效工业用地改造的稳步推进,江南街道正以“腾笼换鸟”的魄力,书写从“低小散”到“高精尖”的产业升级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