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新闻 >> 临海新闻
字号:    [打印]

是“溪望谷”,也是“希望谷”

——我市探索“片区组团”共富新模式

作者:卢靖愉  来源:  时间:2025年04月18日

  最美人间四月天。从我市主城区往南行驶7公里,来到江南街道香年溪片区,一条溪水蜿蜒穿境,串起了康平、垟路、宿仙、汇丰、香年、小溪6个村,也串起了共富学堂、文创基地、餐饮民宿、茶创空间、露营基地等业态,还串起了人与村的双向奔赴路。

  这是江南·溪望谷,如今已不仅是一个地名,还是我市乡村“组团出道”的一张新名片。

  2022年之前,这里都还是典型的“空心村”,面临山区村的普遍窘境——缺人气、缺产业、缺共富。两三年间,这场乡村巨变如何发生?在破解城乡融合发展难题上,我市提供了怎样的“新解法”?

  近年来,我市以深化“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做深“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坚持“找魂”“找人”“找钱”总体思路,探索“靠山吃山、靠溪吃溪”价值转化路径,直指土地碎片化、资源分散化等发展掣肘,探索实践“片区组团”的共富新模式。

  找魂:用“一条溪”带动“片区组团”

  纵观香年溪片区,山林溪田等生态资源丰富,沿线有岙底罗村和上马村2个古村落,各村基本保持原风貌,还孕育了“诚义”文化,加上区位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大。

  该从何处切入?我市按照“找魂”的逻辑,从挖掘乡村振兴项目特有的核心价值入手,提出以香年溪为轴线,串联沿溪各村,链接乡村文化、乡村体验、乡村产业,整合为“溪望谷”IP,形成“一溪六村”的发展集群。

  “单村发展,无论资源禀赋、项目量级、人才引进都很有限,片区组团才能集各村优势为发展胜势。”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王臻说,当然组团不仅是物理组合,还要深度融合。

  为此,我市发挥基层党组织“溪望香年”党建联建引领作用,统一编制全域土地规划、落实飞地安置新村,系统推进业态、风貌、水利等7项建设,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布乡村引力、孩童回乡、文化新生、老屋拯救、茶园复兴、青年入乡、村企共建等七大“溪望计划”,系统重塑“一溪六湾”沿岸景观,统一梳理餐饮、康养、民宿等业态板块,整体挖掘马氏宗祠、李景庆故居、千年“九龙柏”、非遗柴叶豆腐等人文内涵。

  同时,构建了“台州府城—溪望谷—熊出没小镇”的“三景联动”文旅格局,将城区核心景区的溢出流量转化为乡村的发展增量。自2023年9月试营业以来,江南·溪望谷累计吸引游客90余万人次,产生经济效益近1亿元。

  找钱:以“三方联营”打造“利益共同体”

  溪流、石滩等低效资源被编码为“溪谷基因库”,开发出系列嬉水溪坝,有了“溪玩法”;300余处闲置房院落被盘活,村集体年租金收入就有30多万元,还引来投资者带着民宿、餐饮等项目入驻;沿溪1400亩的蟠毫茶园迎来新机,有了茶创空间“共富工坊”,打响了“临海蟠毫”公用品牌,茶农一年增收超500万元。

  这场将闲置资源转化为经济业态的成功实践,背后有一套“找钱”的“组合打法”。我市探索建立了“国资投资+企业运营+村村入股”的“联营矩阵”,按照“市社发集团投资50%+村集体以土地资源入股50%”的比例组建强村公司,整合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业态综合开发,引入乡立方团队统一运营。同时成立“溪望谷共富基金”,将经营业态1%至5%的收益注入基金。

  如此一来,国资平台公司以持有资源资产方式实现保值增值,村集体以“租金保底+股份分红+共富基金”稳定增收,村民则以“股金+租金+薪金+创金”实现多元创收,各方结成“利益共同体”。

  江南·溪望谷还发布两轮招商“英雄帖”,吸引各路文旅精英、农业企业、文创团体等社会资本跟进入局。目前,已建成运营共富学堂、共富工坊等23个子项目。沿溪各村集体年收入均超100万元、增幅超300%;新增就业岗位500余个、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

  找人:把“五乡人”结成“共富联盟”

  “空心村”要变“振兴村”,“找人”是关键。

  对此,我市首提“五乡人”理念,立下“让原乡人有钱赚、让归乡人很安心、让新乡人很温暖、让念乡人有乡愁、让旅乡人很喜欢”的目标,全力创设“三大场景”,用产业场景唤回人、用景观场景留住人、用体验场景吸引人。

  我市启动了“溪望青年计划”,深化青年入乡模式,创新“府城优才”“共富合伙人”等制度,打开引才通道。建成“旅游集散+党群服务+共富研学+农创展销+创客空间”的共富学堂,作为新农人培育实践基地。打造乡村数字创客社区,以艺术乡建带动乡村“二次开发”。

  如今,归乡人黄丹敏看到传统手工产业的发展机遇,开起直播、试起新品、做起研学,把“小年糕”做成了年产量200万斤的“大产业”;新乡人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祥被古村落的气质吸引,带领团队租下四合院,成立创作基地,打造“今有光”乡村创意空间,售卖文创产品,月营业额达3万元;念乡人捐出村口老宅,改造成溪山咖啡馆,如今已成为游客的打卡地和“数字创客”的根据地。

  2023年,江南·溪望谷被列入省级首批共同富裕实践观察点;2024年,入选长三角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践案例。“溪望谷的这条路走通了,可以为同类溪谷乡村起到示范作用,也让更多人看到乡村共富的希望。”王臻说。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50 | 浙ICP备06040867号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