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出舱。在“中国航天日”前夕,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完成首次在轨停靠6个月等全部既定任务成功返回,标志着中国航天站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借此契机,我们学习载人航天精神,要勇于探索、致力实践、奋力前进,在伟大“航天精神”中感悟基层工作。
坚定信念,强化“全力以赴”的工作信仰。航天员始终把个人选择与党的需要紧密结合,抱着全力以赴、奋力拼搏的信念发展航天事业。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基层工作需要我们毫无保留地探索,竭尽全力地实践,避免固步自封、安于现状。基层的繁琐容易使人在忙碌中失去工作的初心,尤其面临多重困境、面对攻坚战时,要有破釜沉舟地决心、百折不挠的信仰。当代青年必然会在全力以赴中遭遇挫折与挑战,过程虽艰辛,但抱有坚定信念,终将“破茧成蝶”茁壮成长。
保持动力,强调“勇攀高峰”的进取意识。勇于登攀意味着要敢于超越、知难而进、勤于探索。正如航天员在前期训练中磨砺、挑战自我,在太空中超越极限、永不懈怠。基层中有些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中总有“满头大汗”的时候。面对复杂工作,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也是一种成功。航天员王亚平主动要求和男学员一起完成同样的训练量,超越自我、突破极限,以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超强的心理素质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第二位女航天员。当代青年在基层历练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时刻警醒不堕落、不随波逐流,在最平凡的岗位中致力追求人生极致,誓要勇攀最高峰。
改变思路,转为“舍小为大”的大局作风。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学习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选择乡镇,意味着舍弃多彩的娱乐活动,但收获了厚实的处事经验。航天员舍弃了多彩的生活选择单调地训练,舍弃了小家选择了国家利益,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航天事业走过崎岖迎来曙绝非偶然。当代青年人,要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在“十年磨一剑”的基层工作中踏实肯干、埋头苦干,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人生境界中舍身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