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瑟瑟,东塍镇中街村的文化礼堂广场上却是氛围火热。现场,由20多名村民组成的健美操队正随着音乐激情摇摆。旋转、跳跃……脸上带着笑容的队员们充分展现了力量与美感,吸引了一大批村民陆续加入,成为乡村新景的活力一角。
文化礼堂,成为了乡村新时代文明的集合地。这是东塍镇的生动日常,也是全市19个镇街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的缩影。
为打通基层文化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浙江省委、省政府将农村文化礼堂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行合并建设,即“一个阵地、两块牌子”。今年4月以来,市新闻传媒集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市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社会化运行项目为抓手,从组织架构建立、阵地开放管理、队伍组建扩充、文化特色挖掘等多方面,对全市600多家农村文化礼堂赋能重塑,打造村庄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地标,让文化自信在基层具象化。
从“大门常开”到“主动管理”
文化阵地“活起来”了
经过10年建设,文化礼堂已遍布乡村。然而,“建好了”并不等于“用好了”。今年4月以前,我市的600多家农村文化礼堂都面临着共性问题:文化礼堂门庭冷落,有的甚至沦为了村集体的杂物间。
如何让文化礼堂“活起来”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阵地建设,制度是基础。”市新闻传媒集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他们通过构建“总部+21名文化大使+606名村级管理员”的组织架构,确保文化礼堂从市里到村里,处处都有专人管理、层层都能得到回应。
括苍镇繁荣村文化礼堂管理员朱君连对此深有体会。她告诉记者,原先在管理过程中,大家有事不知道找谁商量,经常感觉“吃力不讨好”。现在不一样了,市里来的文化大使经常来走访指导,镇里还专门抽调了一名文化干事和她搭班配合。自己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文化礼堂开门。时不时地,朱君连还自掏腰包买些零食放在文化礼堂内给村民们吃。“前几天,我还把家里的音响搬了过去,村民们可喜欢了。文化礼堂里,天天有人在,我管理得也更上心了。”朱君连说。
专职管理员,紧盯责任田。这是文化礼堂丝滑运转的第一步。在这过程中,我市拟定并发文实施《临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员绩效评估办法》,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让文化礼堂管理员干得有信心、有盼头。同时,积极对接新华智云,即将推出的“礼堂e管家”小程序,让管理员借助数字力量轻松上岗。
从“墙内开花”到“百花齐放”
文化活动“热起来”了
文化礼堂“活起来”了,文化活动也得“热起来”。要激活这一池春水,关键还在人。
市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社会化运行项目请来了能人柳秀友作为文化大使总顾问。曾在大田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数十年的他,是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会员,被评为“浙江省最美文化礼堂人”。柳秀友领头市级文化大使团队,经过前期充分走访调研,根据各村情况成立村民文艺队伍,用层出不穷的演出活动、日常培训将文化礼堂填得满满当当。
走进邵家渡街道滩头村文化礼堂,市文化大使吴仲多正手把手教村民们打太极拳。另一边,由村民组成的乐队将一曲《梁祝》演绎得凄美动情。二胡、三弦、笛子……演奏者们年纪30到80岁不等,在艺术交流中,邻里情更亲了、村庄和谐之风更盛了。
在河头镇内,市文化大使王玉清组建黄昏班,将歌舞、小品等节目引入文化礼堂,用欢笑点亮乡村夜晚。同时,他还以文化礼堂为原点,积极助力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石车灯戏进校园。身为越剧演员的他还发挥自身优势,重新创编大石车灯戏曲目,让文化热度居高不下。
市文化大使郑晓燕以一场乡村晚会,点燃了括苍镇的文化之火,各村“卷”出了“燎原之势”。大岙村文化礼堂内关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如火如荼,张家渡村文化礼堂志愿服务集市日活动赢得四方点赞。在相互较劲的同时,“强村”主动拉着“弱村”跑,送戏下乡、众筹村晚等暖心举措共同打造“品质文化生活圈”。
——礼堂百师团目前在库人数381人,全市范围内新组建文化特色团队231支,黄沙狮子、古城高跷、上盘花鼓等非遗项目如今也有了青少年非遗传承团队。文化骨干从极少数向大多数迈进。
——除了开展3.7万多场常规活动外,全市文化礼堂举办特色主题、黄昏夜广场等各类文化活动8000余场。村民们看展、赶戏,不出村就能实现。
百花齐放春来早,乡村已是焕新天。镜头扫视府城内外,文化礼堂成了文化富矿,“掘金”的声音此起彼伏。
从“台下鼓掌”到“争着上台”
群众的热情“燃起来”了
连日来,东塍镇特色主题晚会成为各村的热门话题。文化礼堂内,文艺骨干们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场群英荟萃中一展风采。
驻点东塍镇的市文化大使金卓来却有些为难,因为有3个村的文化礼堂管理员接连找他要求加演。
“如今,文化礼堂俨然是村里的‘兴趣班’,村民们一有空就来这里学学戏、跳跳舞。一有登台机会,大家都抢着上。”金卓来既高兴又纠结。他最终决定,特色节目争取都上!
像这样热情满满的晚会,今年以来已成常态。在市新闻传媒集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策划组织下,23场村与村、镇与镇之间文化走亲活动助力全市农村文化均衡共进,13场镇街特色文艺晚会将在地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2场大型镇街级晚会被群众称赞为当地有史以来品质最高的文艺演出。
同时,市新闻传媒集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加强文化精品节目选拔力度,“临海好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杜鹃鸟》《黄沙狮子》《家乡美》等极具特色的优质节目送选浙江省“我要上村晚”舞台,带领临海文化走向更宽广的视野。
让文化礼堂成为“乡土明星”的舞台,一步步从纸上蓝图走向现实。市新闻传媒集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组建67支镇街级文艺特色团队塑造各地极具辨识度的文化招牌。26人的文化礼堂总部民乐团,老中青携手创作《金色年华》演奏曲,一曲歌尽家乡美。以戚家军为创作背景,邵家渡街道“鼓乡大鼓队”为重要成员,组建戚家军战鼓队进行展演,并积极推进非遗工作。总部面向全市越剧爱好者选拔组建礼堂越剧社,打造“浙东南越剧小城”新名片。
“接下来,我们将推动文化礼堂从‘乡村文明新地标’向‘文化自信在基层’的标杆迈进。”市新闻传媒集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最近他们正在筹备“我们的村晚”暨文艺轻骑兵展演。明年,还将对全市文化礼堂的数字化管理、组织架构进行深层次提升;计划完成五星级礼堂的“文艺轻骑兵”团队组建工作,进一步扩大基层文化服务队伍规模,提高文化服务覆盖面与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