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人文 >> 文学
字号:    [打印]

透视童年

作者:石泽丰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1年04月29日

  透过猫眼,我看到女儿站在门外,等着我开门的时候,她侧身看户外飞翔的小鸟。她是一个极不愿意在家里呆着的孩子,有空就出去玩,玩累了才回来休息,这家似乎就是她卸下疲惫的场所。进来她要我开门,出去就自己把门关上。在进进出出的时候,女儿长大了,从开始顺从我们的意见,到后来说“不”,到现在有了自己的想法。尽管有时与我们意见不一,甚至出现与我截然不同的态度,但最终我还是顺了她,我知道这是属于她天真的一部分。

  这种天真是我们大人永远得不到的宝物,无论我们怎样努力,都无法模仿。譬如大人讨好别人的笑,恭维别人,这一点,孩子做不到,她是说实话的人。孩子笑得很纯,笑得很真,绝对没有虚情假意。所以在平时,我随女儿任性,更愿意听取她的一些的想法。

  记得去年“六一”儿童节,我和妻子准备带她去逛超市,她不同意,要我们陪她一起去郊外的空地上玩,说是最好选择一块草坪,想好好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按照女儿的提议,我们都躺在草坪上,把鞋子脱下来,把光着的脚放在热热的小石头上,让肌肤感受被阳光抚摸的懒洋洋的快乐。那一刻,我感觉到自己不是在陪女儿玩,而是女儿在帮我播放一张封存多年的CD,让我再一次从乱哄哄的尘世里走出来,走进一个纯真的世界,走回那段乡村岁月。

  透过时间的猫眼,我又看到了自己童年,这块人生唯一不需要辛勤耕耘就能获得一季丰收的田地,许多的故事总是在我们的回忆里显得如此的清晰。

  在那个年代,我多半是个放牛娃。夏日晴朗的早晨,太阳升上树梢,把牛桩边树叶和枝条的影子斑斑地投了一地,斑鸠鸟从不远处的村头传来“咕咕”的叫声,近处的麻雀也“唧唧唧”地从一棵树上飞到另一棵树上,有的还相互追赶着,这个时候,我从父亲的手里接过牛绳,把牛牵到田沟或地头。父亲告诉我:早上如果牛吃饱了,上午我就不需要再去放。他吩咐我要挑一些好草给牛吃。父母的话我是听的。但牛不一样,牛有时不听我使唤,尽管我挑上最肥嫩的青草给它吃,在我不曾注意它的时候,它常常把嘴伸进两边的庄稼地,撩上一口庄稼,留下一处无法弥补的缺口。但我舍不得打牛,我觉得牛很苦,它拉着犁,把毕生的力气奉献给庄稼和土地,而它自己得到了什么?

  为了喂好牛,在一个炙热的下午,我和同伴雅梅牵着牛到处寻找好草,在寻遍了一个山丘之后,雅梅惊喜地发现了一块长着许多草的庄稼地,里面还零星地长有一些黄豆禾,禾上结有青青的黄豆荚。雅梅说:“泽丰哥,这里草好,我们就把牛放在这地里吃吧,牛一定会吃得很饱很饱的。”看里面有庄稼,我正在地头犹豫的时候,雅梅一鞭子抽着我家牛的屁股,牛猛地向地里一跑,把我吓了一大跳。吃就吃吧,反正里面的草多于庄稼,我这么想。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雅梅的母亲来了,原以为她会表扬我们的,谁知她一走过来就把雅梅骂了一通。原来这块地是雅梅家的。顿时,我的脸火辣辣的,不好意思地牵走了牛。那晚,我也受到了父亲狠狠地评批。

  放牛的生活占据着我大半个童年,就像那块地里多于黄豆禾的野草。几年之后,牛老了,老在父亲的吆喝声里。现在想来,它陪我走过我童年的那段岁月,在那些温暖芬芳的日子里,它走直了乡村早晚弯弯曲曲炊烟,让我在如今的日子里,无数次地踮起双脚,回望那个逝去的美好童年。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