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江南,下雨是最寻常不过了,听雨是我的一大爱好。下雨天,闲来无事,独自倚在窗口,捧一杯香茗,或站或坐,随遇而安,聆听大自然的乐章,甚是惬意。
雨声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噼噼啪啪,各有风情,是交织的天籁,是吟诵的小令,是书写的华章。雨声随着雨势,忽高忽低、忽长忽短,忽急忽缓,时时变换调子,抑扬顿挫,如琵琶弹拨,像时钟摆动,似海涛翻滚,有时热烈奔放,有时自由散淡,有时缠绵多情,有时含蓄温柔,在天地之间滑过,在心灵深处游走,声声入耳,美妙无比,婉转动人,宛如一场震撼人心的音乐会。沉浸其间,心灵与大自然和谐协调,浮躁的心境归于平静,静得像一泓清泉。
春夏秋冬,雨声有着不同的内涵。春天的雨水轻柔,潇洒飘逸,那雨声淅淅沥沥,犹如蚕吃桑叶,温婉多情,缠绵悱恻。夏日的雨,来得急,来得猛,去得也快。那雨声如战马奔腾,顿时哗哗作响,铺天盖地,如同天兵天将在施行法术。一会儿工夫,雨声嘎然而止,销声匿迹,活脱脱一个川剧变脸。秋天的雨时大时小,变幻莫测,雨声也时弱时强,时而在吵闹,时而说着悄悄话,缠绕交替,千变万化。冬天的雨很少下,即使下也往往伴着雪,雨声听起来轻飘飘、冷飕飕,经历一番彻骨寒。
一年四季,皆有雨声,听雨是个享受,但总觉得,夏雨过于狂野,秋雨显得寂寥,冬雨明显凛冽了,只有春雨细腻缠绵,动人心弦。
在乡村,春天里,黄昏听雨更耐人寻味。这个时间,大千世界一切静寂下来,听到的唯有雨声。春雨迷蒙,有急有缓,有轻有重,有密有疏,轻巧温柔,落在不同的地方,扑簌簌,淅沥沥,滴答答……发出轻声的吟唱,鲜活生动,演奏着不同的小夜曲,颇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意境,令人愉悦,让人欢喜。此时,除了雨声,就是人的心跳和呼吸,你可以什么都不想,你也可以什么都想,天马行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自由自在,逍遥自得。
夜幕中的春雨空灵而柔和,恰似唱着舒缓的童谣。激情来了,随手推窗,闭上眼,听着雨,如绸缎的雨丝随风潜入屋里,轻轻拂过脸庞,沁人心脾。雨声窸窸窣窣,响在耳畔,如同一位哲人,絮絮地述说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或者跌宕起伏的人生,让你触景生情,令人动容。此时此刻,你或许看到了斜斜细雨中撑着油纸伞的女子,轻盈地走在幽深的小巷,温婉动人;你也或许看到了许仙和白娘子,卿卿我我,行走在曲院风荷,沐浴着绵绵的细雨,演绎着“千年等一回”的爱情传奇。
春雨,润泽了生灵,雨击窗棂、雨敲瓦砾、雨打芭蕉,听着雨声,默诵那些动人的诗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翻开诗集,那些关于雨的诗句,穿越时空,闪耀星光,缱绻潇洒,跳入眼帘。“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的《春夜喜雨》以拟人的手法,把无情作有情,把无知当有知,写出了春雨默默催生万物的生长。诗中不见一个“喜”字,却“喜雨”的心情跃然纸上。“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这首《夜雨寄北》的诗,带着淡淡的愁绪,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情深意长,细腻含蓄。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读起来别有情趣,一幅烟雨蒙蒙的美丽江南,一口蛙鸣声声的青草池塘,一种恬淡的意境,一份自得其乐的超脱,令人向往。苏轼的《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象:云、雨、风、水,远近交融,动静搭配,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犹如身临其境,令人赞叹不已。
听雨,听的是一种执著,一种信念;听雨,听的是人生历程,是清净禅音。临窗听雨,岁月静好,心海荡起幸福的涟漪……